2050年12月30日 星期五


羅紹徽

1986 出生於台灣高雄

學歷
2009 畢業於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系
2009 就讀於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

獲獎
2011 美術創作卓越獎2012
2010 美術創作卓越獎2011
2010 第三屆台北縣美術創作新人獎 入選

個展
2013「分子故事集」,私藝術空間,台北/台灣
2008「Play again ( Play a game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台灣

聯展
2017 「隕石,倦怠排練」,次日,台北/台灣
2013「植物星球」, 李國鼎故居,台北/台灣
2013「帶火星人去看展」,南海藝廊,台北/台灣
2013「如畫美景」,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台北/台灣
2012「藝術笨蛋」,台北國際藝術村,台北/台灣
2012「替身術ll 臺灣錄像藝術新貌展」,香港中文大學,香港
2012「美術創作卓越獎」,關渡美術館,台北/台灣
2011「啊...渦蟲!」,關渡美術館,台北/台灣
2011「美術創作卓越獎」,關渡美術館,台北/台灣
2010「耳道」,東吳大學,台北/台灣
2009「營養學」,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地下美術館,台北/台灣
2009「交換旅行」,厚! 花園藝術空間,彰化/台灣
2009「疲勞」,純藝術空間,高雄/台灣

團體演出
2012「混種現場 - 彈彈」,台大永樂座,台北/台灣
2011「關亭來了!戴紅瑁來了!張家鴻來了!魯芳來了!」,失聲祭47,南海藝廊,台北/台灣
2011「關亭戴紅瑁+張家鴻魯方」,金車文藝中心,台北/台灣
2010「關亭戴紅瑁+張家鴻魯方」,失聲祭39,南海藝廊,台北/台灣

國際交流及旅行
2011 台北藝術大學卓越計畫 - 日本京都造型藝術大學交流
2010 上海世界博覽會
2009 新竹教育大學卓越計畫 - 北京中央美院參訪暨藝術交流
2008 宋慶齡基金會 兩岸大學生交流 北京-蒙古之行
2005 義大利藝術學習參訪

創作列表
2017《點擊風景》,壓克力繪畫
2013《下午一個人在家》,單頻道錄像 9'10''
2013《黑子:終結?》,單頻道錄像 6'40''
2013《黑子:宇宙花園》,燈光裝置
2012《非常感謝》,文件裝置
2012《乖乖》,單頻道錄像 5'15''
2012《放棄衛星》,單頻道錄像 8'36''
2011《當末日冰塊融化之時,那裏沒有人回應》,單頻道錄像 9'02''
2011《鹽神家族》,單頻道錄像 7'22''
2011《白日夢工廠》,單頻道錄像 4'27'',文件裝置
2010《國家軟膏II》,單頻道錄像 2'03'',文件裝置
2010《國家軟膏I》,單頻道錄像 11'00''
2010《失語甜黍》,單頻道錄像 7'54'',現場裝置
2009《未知水母》,文件裝置
2009《蕈狀花椰組織》,文件裝置




Lo, Shao-Hui
1986 Born in Kaohsiung, Taiwan

Education
2009 Graduated from Department of Arts and Design, National Hsinchu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2009 Enrolled in the School of Fine Arts,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Awards

2011 Outstanding Art Work Prize of Fine Arts Department 2012
2010 Outstanding Art Work Prize of Fine Arts Department 2011
2010 3th New Taipei City rising star of Fine Arts "nominee"

Solo Exhibitions
2013「Molecular Story Series」, MON ESPACE d' ART, Taipei/Taiwan
2008「Play again (Play a game )」, National Hsinchu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Hsinchu/Taipei

Group Exhibition
2017「Meteorites were getting tired of rehearsal」, morrow morrow, Taipei/Taiwan
2013「Plants Planet」,Kwoh-Ting Li's Resident, Taipei/Taiwan
2013「Take Martian to an Exhibition」, Nan-Hai Gallery, Taipei/Taiwan
2013「Landscape of Spectacle」,Treasure Hill Artist Village, Taipei/Taiwan
2012「Artistic Dimwit」,Taipei Artist Village , Taipei/Taiwan
2012「Stand-In Techniques ll”- New Taiwanese video Style」, HongKong
2012Outstanding Art Work Prize of Fine Arts Department」, Kuando Museum of Fine Arts, Taipei/Taiwan
2011「 {Ahhh…Planaria}」, Kuando Museum of Fine Arts, Taipei/Taiwan
2011「Outstanding Art Work Prize of Fine Arts Department」, Kuando Museum of Fine Arts, Taipei/Taiwan
2010「Ear Canal」, Soochow University, Taipei/Taiwan
2009「Travel Exchange」 ,Thick!Garden Art Space, Changhua/Taiwan
2009「Fatigue」, Chun Art, Kaohsiung/Taiwan

Group Performance
2012 On Site - Tam Tam, Joie Éternelle, Taipei/Taiwan
2011 Lacking Sound Festival - Listen 47, GUAN, Tin come! DAI, Hong-Mao come! JHANG, Jia-Hong come! LU, Farm come!, Nan-Hai Gallery, Taipei/Taiwan
2011 Guan Tin Dai Hong Mao + Jhang Jia-Hong Lu Farm, King Car Education Foundation,Taipei/Taiwan
2010 Lacking Sound Festival - Listen 39Guan Tin Dai Hong Mao + Jhang Jia-Hong Lu Farm, Nan-Hai Gallery, Taipei/Taiwan

Portfolio
2017「Emoji Attacks Landscape」,plank and acrylic
2013「Home Alone in the Afternoon」,single channel video 9'10'' 
2013「Sunspot:The End-less」,single channel video 6'40''
2013「Sunspot:Cosmos Garden」,Illuminatin installation
2012「dANKE sCHoN」,documentary on-site installation
2012「Daydream Factory:Kuai Kuai」,single channel video 5'15''
2012「Daydream Factory:Give Up Satellite」,single channel video 8'36''
2011「Daydream Factory:When doomed-ice cubes have all dissolved, nobody's calling there.」,single channel video 9'02''
2011「Daydream Factory:Saltation」,single channel video 7'22''
2011「Daydream Factory:prologue」,single channel video 4'27'', documentary installation
2010「Country Salve II」,single channel video 2'03, documentary installation
2010「Country Salve I」,single channel video 11'00''
2010「Speechless Sweet Corn」,single channel video 7'54'', on-site installation
2009「Unknown Jellyfish」,documentary installation
2009「Mushroom Broccoli Organization」,documentary installation

2019年12月29日 星期日


創作自述 : 

    我的創作多以新聞媒體所報導的內容或影像為靈感,並將報導的故事與日常生活情境融合作為素材,去延伸或是再改造這些素材,使其成為一個新的故事。這些故事影像就像是新聞所報導的內容:奇聞軼事。我們無法得知看到的影像是否為造假,無法確認真實性,但這些影像的傳播就像是投射了某種社會的情境產生,我們總陷在那股情境裡無可自拔,例如最近的世界末日話題。我對那些在人類感知經驗中難以解釋的影像敘事很感興趣,因為創作這些情境故事是充滿想像力的;有時我拍攝的這些影像很日常,可能在帶有意義指涉的物件中,夾雜了我們熟悉的經驗感,但整個故事看完又逐漸崩解成一塊一塊的謎團,例如在《Saltation鹽神家族》、《When doomed-ice cubes have all dissolved, nobody's calling there. 當末日冰塊融化之時,那裏沒有人回應》二作,便是在這樣的概念之下所完成的。我的創作來自生活、及對影像所感,有時是文化衝擊的所產生的獨特情感,被我轉換成一個虛構的故事情境,例如《Mashroom Broccoli Organization蕈狀花椰組織》、《Speechless Sweet Corn失語甜黍》、《Country Salve I國家軟膏I》、《Country Salve II國家軟膏II》等作,看似觸及文化、政治、社會性的議題,實則被轉化為一篇又一篇的奇觀影像,我認為這裏面充滿幽微、細膩的情節,我們冷眼旁觀著這些世界上發生的一切,欲有所作為而無能為力,只能隨著影像營造的情境捲入,無從去探尋真實的存在與否。影像是我說故事的方式,故事內容可能是一個傳說、實驗短片、奇聞軼事等各種狀態,它是無法被明確定義的。我堅信這世界上在看待任何事物時,沒有一個「正確的」解讀方式,尤其對藝術這樣抽象的東西,更沒有所謂「正確的」閱讀,每一次的閱讀都是一次「誤讀」。沒有人可以讀出影像本身的正確訊息,即便是報導真確輔以文字的新聞影像。

    白日夢工廠系列試圖以媒體為母體去進行影像的再生產,把文字報導、媒體影像所給予的情境與內容作為素材,以這些素材作為我形塑整個故事及創作影像的架構,整個過程彷如一個生產影像的工廠正在運作著。白日夢工廠本身代表著媒體傳播訊息背後的操縱者,以一種不為人察覺的方式存在於社會之中。白日夢工廠生產的影像多為媒體釋放訊息所帶來的社會情境的本體:無從解釋、無從應證、無以名狀,但我們彷彿經驗過。媒體影像就像是奇聞軼事般無法確定是否真實,它依舊在生產著故事,試圖讓更多人投入情境之中。

Daydream Factory 白日夢工廠】
白日夢工廠系列之一:意外發現的「重力穿透環」會產生「時光機器」的效用,能將各種資源透過世界上的管線送到白日夢工廠裡面來。白日夢工廠因此而得以使用,造夢者則不停的造夢來維持工廠的營運,並繼續為各種訴求生產影像,不管是宗教的、政治的、社會上的目的等等。

Saltation 鹽神家族】
白日夢工廠系列之二:鹽神家族有著不可抵抗的宿命,他們血液裡流著大量的鹽體。最近,不知何來的變故,缺鹽的恐慌也對鹽神家族造成衝擊,現在唯一的家族傳人,要尋找父母死前所說的聖山之地,他相信祖先們也都在那裏。

When doomed-ice cubes have all dissolved, nobody's calling there.當末日冰塊融化之時,那裏沒有人回應】
白日夢工廠系列之三:白天醒來,彷彿一切都不對勁,身邊有噁心的綠色,第一次覺得綠色這麼接近死亡。不知道是什麼東西開始追著我跑,我只能拔足狂奔。不知道闖進了誰的房間,試著撥打電話,祈求有誰能夠回應。突然,靈光乍現,我踢開腳邊枯萎的仙人掌,衝出
門去。

【Give Up Satellite 放棄衛星】
衛星不斷被人們所放棄而墜落地面,碎片散落一地,究竟落在何處? 少女無意間拾獲黑色的神祕碎片, 並接二連三獲得更多黑色碎片,她試圖想把這些碎片組成一個完整的訊息,但始終沒有辦法。黑色碎片的神祕力量使人喪心病狂,這一切真的只是一場白日夢嗎?

2018年12月12日 星期三


弱敘事,在醒與睡之間的游移。--談羅紹徽的《白日夢工廠》系列錄像
Zoe Yeh

    弱敘事,一種不完整的敘事結構,一部分依附在現實的共感與常識上,一部分又架構在虛擬的科幻與離奇當中。在這裡「弱」的形容並不像是Hito Steyerl在討論弱影像(Poor Image)時所定義,品質孱弱、解析度不符合規格、影像隨生成而惡化並且經過複製、壓縮、裂解再混和等流散在網絡中的影像們所傳達的那種「弱」,那是一種針對影像本身質量而產生的形容詞。而這個「弱」也不像蘇俞安在弱繪畫(Weak Painting)策展論述當中所提及,藉由微弱的意涵來指涉繪畫在當代創作媒材多元化現象中的不被受重視的狀態,此處的弱表達出一種弱勢立場。在弱敘事(Light Narrative)當中的「弱」,相形之下更接近一種不完整、半完成的結構,它相對地輕盈而且不穩定,透過部分接續到一般大眾共同認知的世界,一半連結在創作者自身創造出的虛擬世界,作品企圖在討論敘事的作品和討論影像自身的作品這兩大分類下,找到一種新的定位。

    在羅紹徽的《白日夢工廠》系列錄像中即明顯地具有這種特色,相較於有完整情節與內容的敘事,白日夢工廠的系列影像編排顯得鬆散、意思傳達也相對隱晦;而相較於討論影像存在自身的作品,作品當中又沒有提供複雜的攝影技術或視覺刺激。但是在這種狀態下,挑戰的是一種在模糊狀態中的表達。在【Daydream Factory白日夢工廠】當中,故事發生在一個類似工廠的建築物當中,但是觀眾無法從車床或機具去推測這是什麼工廠,而影片中主角所操作的物件「重力穿透環」又是一個用途未知、功能不明的陌生機器。隨著影片的進行,觀眾似乎可以推敲出這個機器帶有一個不尋常的功能,它牽涉一種能量的轉換,而這個能量似乎和日常生活有很密切的關係。工廠需要透過這些能量來持續營運,但直到影片最後我們都不知道確切生產的是什麼成品。【Saltation鹽神家族】則是一個身體中不流動著血液而是流動著鹽水的種族,透過某種儀式企圖延續種族的故事。由於故事的場景過於日常與瑣碎,因此當觀眾發現劇中人物透過鹽來治療傷口時才會恍然大悟,原來這是有劇情的敘事。而究竟這個奇妙的種族如何面對他們的日常生活或如何融入人類世界中並沒有被交待,我們甚至連儀式具體的過程也看不清,只能從膜拜的動作和劇中人物於雪白鹽山上的舞蹈中,推測這個種族的生活與我們熟悉的現實應該是重疊的。【When doomed-ice cubes have all dissolved, nobody’s calling there. 當末日冰塊融化之時,那裡沒有人回應】則將對象物和工廠之間做了一個連結,我們終於看到一個夢境的能量如何透過工廠運作被蒐集、轉化。影片中被莫名恐懼追趕的女子,呈現出一般人對於末日不斷迫近卻永遠不會抵達的現實情況的反應,而等待著電話響起的白日夢工廠工人,在追蹤到這個夢境之後終於出動了。這系列的影片當中,總是讓觀眾身陷一連串的謎題當中,只能透過有限的線索,啟動自己的想像,編織出有邏輯的劇情。在資訊被大量移除的狀態下,創作者和觀眾僅能透過部分共同的價值來各自填滿這些敘事所不足的部分。

    這種不完整的狀態呼應了創作本身的命題:白日夢。它並非人在睡眠時視網膜上所映照出的夢境,這與睡眠階段當中在淺眠時期容易產生的快速動眼期(Rapid Eye Movement Sleep)不同,白日夢並不是夢境,而關於在夢境當中一個人是否能夠有清楚意志,則是尚待定論的研究。而它也非人在完全清醒時所編織出,有邏輯的結構性故事,意即非完全刻意的創造性生產。白日夢界於夢境和清醒之間,它包含一種潛意識內企圖脫離現狀的欲望,又牽涉到面對現實當中可能確切執行的計劃。它同時也是想像和現實的一種連結;一方面,我們可以感受到這些影像和外在環境之間的關係:比如說因為去年核災而產生對碘鹽的需求,讓不起眼的鹽巴一時產生近乎洛陽紙貴的現象,因此讓鹽神一族面臨了空前的生存危機。抑或是因為2012世界末日的種種傳聞,讓全世界都陷入一種「瘋末日」的狀況,進而讓白日夢工廠偵測到許多關於末日妄想的能量。創作者留下這類的線索來詮釋自身對外在社會的認知,並擅長將媒體為母體的資訊進行影像化再生產,因此這些敘事透過這些節點連接到現實。另一方面,我們又看到這些弱敘事如何擺脫媒體資訊瞬間過時的宿命而延續下去,當它透過挪用或錯置產生出一個獨立的敘事之時,同時它也免除了身為新聞影像所被要求的品質或各種判準。

    於是乎,弱敘事的可能就正存在於它的缺乏,在種種不符合常理或慣習的狀態下,刺激觀眾補完故事的本能。換句話說,敘事端從影像生產者轉移到影像閱聽者,甚至透過觀眾的補完,弱敘事才可能被理解,否則它將只是影像的集合。弱敘事提供影像政治另一個立場安排,一個不同於生產與閱聽之間意義生產鏈的定位。

2017年1月7日 星期六

Emoji Attacks Landscape / Plank and Acrylic / 2017



【隕石,倦怠排練】

倘若隕石在尚未撞擊地表時便已被稱為隕石,這預言式的稱呼似乎審判了未來必定墜落的結果。

展覽期間:2017.01.07(六) - 02.06(一)
茶會暨論壇:2017.01.14 ( 六 ) 14:00 - 16:00 藝術家出席
展覽地點:次日 morrow morrow
開放時間:週五至週一 13:00 - 20:00

░░░░░░░░░

【參展藝術家】

Lin, Li-Wei 林立偉
Lin, Cheng-Wei 林正偉
Cheng, Jen-Pei 程仁珮
Lo, Shao-Hui 羅紹徽
Hsiao, Yu-Chi 蕭禹琦

░░░░░░░░░

【關於展覽】

第一顆經過計算而找到位子的隕石是1959年墜落在捷克斯洛伐克(現在的捷克共和國)的普利布蘭(Příbram)隕石。在這個事件中,有兩架攝影機捕捉到這顆流星還是火球時的影像。隕石旅程似乎因此有了軌跡可循。

在移動的時間軸裡,流星在抵達地面的最後那一秒成為隕石。
倘若隕石在尚未撞擊地表時便已被稱為隕石,這預言式的稱呼似乎審判了未來必定墜落的結果。
無法經由排練和預演的過程在隕石抵達異地後、成為一件事實。

每顆隕石都帶著神祕的軌跡故事,旅行中的隕石碎片,掉落到不同地點;不停的猶疑前進著,徘徊漂浮,持續的消耗這個世界的能源。我們都是小塊的隕石碎片,分秒年歲的瞬息萬變似乎也像隕石的行動般充滿不確定性。從不斷移動的旅程中不停獲得與逝去,最終我們總能選擇一種姿態完美停留,片段的姿態來自回憶與想像,以及與過程中的運行狀態。

本次展覽透過五位藝術家將展出作品包含裝置、錄像、攝影與畫作,從空間與時間的滲透,在展覽中以作品進行對談,以不同的觀看方式回應對於環境的想像。

2013年7月3日 星期三

Sunspot:The End-less / single channel video 6'40'' / 2013













「分子故事集」是羅紹徽的首次個展,展覽中集結了過去以「白日夢工廠」為題的一系列作品。「黑子:終結?」為本次個展的新作,延續過去作品中的情境與氛圍,展開一個對象為太陽黑子的想像。太陽黑子是太陽光球上的現象,太陽黑子活躍時會直接的影響地球,並間接的影響地球上的人事物。那層介於太陽黑子與人類自身的關係,是一個想像的溫床,成為創作的養分。故事裡頭被化約為生命值的黑色氣球逐漸散去,是黑子的活躍到衰落。影像中是一場無須被理解,或說根本無法理解的白日夢,就如同的我們睜開雙眼,開始接受光子抵達視網膜組成的景像一般,眼前的文字和影像如此真實,可是卻如遙遠的星體一般難以碰觸。

夢境和清醒的交界處,一場白日夢正在上演,那些作品中不可理解的敘事片段,是由無數的故事小分子所組成。那裡有著無限多的平行世界彼此正串連著,角色不斷被複製,情節不斷被延展,形成一個巨大的影像迷宮。作品影像的背後,沒有固定的腳本,沒有安排好的劇本,只有片段的畫面與景象,以一種非常私人的語言編寫。這些都是組成作品的結構,是媒體傳達的世界與私人宇宙的撞擊所產生的混合體,觀者不小心進入的「人造」情境,是開啟一連串想像與謎團的開始。





complete version



2013年3月21日 星期四

Sunspot:Cosmos Garden / Illuminatin installation / 2013



dANKE sCHoN / documentary on-site installation / 2012













Daydream Factory:Kuai Kuai / single channel video 5'15'' / 2012


complete version



2011年12月6日 星期二

Daydream Factory:Give Up Satellite / single channel video  8'36'' / 2011






complete version

2011年9月13日 星期二

Daydream Factory:When doomed-ice cubes have all dissolved, nobody's calling there / single channel video 9'02'' / 2011




trailer
complete version

2011年8月25日 星期四

Daydream Factory:Saltation / single channel video 7'22'' / 2011




trailer
complete version

2011年8月24日 星期三

Daydream Factory:prologue / single channel video 4’27” / 2011

2011年8月22日 星期一

Country Salve I / single channel video 11’00” / 2010













2011年8月21日 星期日

Country Salve II / single channel video 2'03'' / 2010






 

2011年8月20日 星期六

Speechless Sweet Corn / single channel video 7’54” / 2010


We feel alienated and strange on the "event ", because these things does not seem to happen to us. We will experience everything when we watch the image. Mediatization of itself is smooth and precise without impurities. We can not accurately describe and not know how to against and respond to the living space which is the place of the “event” of the cancellation ,so we start to loss instinctive feel for the language and begin to enter the wilderness of language. The abnormal blurred place is coming. Repetition of the image with amnesia make us gaze upon the cold reality through the non inductive sense. I try to swap the signifier “corn”, transforming into objects of a characterization of aphasia. In fact, a series of operations which seems preposterous is another confirmation of social reality , or even just a sense of morbid functional with amplification.
 on-site installation